可燃气体报警器又被称为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工具之一。一旦工业环境中发生可燃气体泄露,并且其浓度达到报警器先前设置的报警值,可燃气体报警器便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疏散、关停设备、强制排风等一系列措施。可燃气体报警器对保障工业环境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所以确保报警器可以发挥检定作用,对于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对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必要的周期检定,是实现报警器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其需要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水平。一般地,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工作主要包括检定可燃气体标准物质、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源、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响应时间以及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器使用场所四个主要措施,只有落实每一项检定工作,才能为提升报警器使用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1、检定可燃气体标准物质
一般地,可燃气体由丙烷、异丁烷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所以,将哪一种标准气体视为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介质十分重要。《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规定可燃气体标准物质主要为丙烷、异丁烷,不过,在实践中对这两种气体进行报警器检定会为企业生产带来不便。所以,可燃气体报警器的相关检定人员进行检定前需要选取与被测气体种类相同的气体标准物质。如果报警器是通用仪器,那么可以选取丙烷或者异丁烷等代表性气体;而非通用型仪器的检定则需要采用与被测气体相近的气体标准物质,以避免检定失误。
2、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源
一般地,检定的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源通常选用蓄电池或者干电池等电源。在检定前,首先需要明确仪器工作所需供电量。由于检定仪器主要由采样泵以及传感器组成,所以其正常工作需要较大电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感器被加热至足够温度,确保采样流量。相反地,如果电量不足,那么标准气体指示将会出现偏低现象,仪器对于标准气体的反应将会变得迟缓,导致示值极为不准。所以,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源需要采用稳压以及电流的及时补充。